本報特稿/「互利共贏」提升兩岸經貿合作
一、兩岸經貿關係進展有限 中國大陸紫光集團在今年10月時即要求台灣開放晶片設計產業,接續於12月紫光集團再度宣佈,將入股我國矽品與南茂兩家IC封測設計公司,雖然其中代表著中國大陸發展半導體強國的決心,但也顯示出我國在半導體產業鏈中居世界重要地位、陸商對我國產業的重視,而大陸積極拉攏我國台積電到大陸投資,更顯示出兩岸間無法切割的產業鏈結構,一旦相互競爭便可能兩敗俱傷。 受制於2014年「太陽花學運事件」影響,兩岸經貿關係的進展在2015年期間並不顯著,僅在8月份時簽署「兩岸租稅協議」,但是又受制於我國明年初總統大選緣故,為了避免衝擊台灣短期經濟發展,立法院在最後一個會期並未排入審議程序。再者,貨品貿易協議的談判進程目前仍停滯未前,雖然馬政府團隊為了及早為台商爭取最有利進入大陸市場的時機,但是及時完成談判卻未能早日生效,將讓談判所取得可能產業利益因為時效而逐漸消失,如同服貿協議一般。 在這七年半以來,兩岸政府雖然致力於經貿正常化與法制化,但是受制於「民粹」影響,真正的成效至今僅止於「兩岸經貿架構協議」(ECFA)與早期收穫清單。如果再停滯不前,兩岸間的緊密經貿關係將被「中」韓FTA、東協-中國FTA、RCEP等所取代,台灣經濟與產業優勢將因其他國家與中國大陸連結,反而流失,台商的經營環境將更為艱困。 二、大陸積極推動長期國家戰略 中國大陸於今年10月正式公佈「十三五規畫」內容,將總體目標設在:GDP成長率五年平均需達6.56%,國內生產總值(GDP)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增加一倍。「十三五規畫」的發展思路包括: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;發展方式從規模增速型轉向質量效益型;經濟結構從增量、擴產能為主,調整成綠能並重品質;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投資和低成本勞動力投入,轉向創新驅動。簡要的發展理念便是:「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」。而這些重點也依循習近平自中共十八大三中全會以來的基調。 在產業發展上,「十三五規畫」構想持續延伸前期的產業發展戰略,在製造業方面,中國大陸已在「十二五規畫」中研擬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:高端裝備製造產業、新能源汽車、新材料產業、新能源產業、生物產業、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、節能環保產業,作為日後挑起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責大任;而在服務業方面,則是以「開放二胎」作為延伸基礎,發展教育、文化、醫療與育幼養老等服務,並結合商貿物流、電子商務,連結製造服務業。 進一步分析「十三五規畫」中的製造業發展,規劃基礎則是「中國製造2025規劃」。「中國製造2025規劃」所著重的產業領域包括:資訊技術、工具機與機器人、航空航太、電力、新材料、生技醫療與高性能醫療機械、農業機械等。是一項延續2011年以來的中國大陸產業發展藍圖,也是一項連結「十二五」、「十三五」與「十四五」等三期五年規劃的中期藍圖,除了針對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,加強其環保、能耗、技術等標準,加速淘汰鋼鐵、水泥與平板玻璃等落後產能,並藉由「一帶一路」戰略規劃,將國內產業產能向外輸出、延伸,以完善其經濟外交的政策目標。 「中國製造2025規劃」是為鞏固大陸「全球工廠」地位。面對大陸經濟崛起,土地、勞工等成本已經拉高,對於台商與外國企業而言,已逐漸重新評估投資設廠的規劃。因此,中國大陸必須從技術層面導入,藉由提升技術供給面的能力來拉住外國投資。而且,產業技術的提升對於國家產業創新與改革有所幫助,也將可以做為中國大陸推動「一帶一路」根基,中國大陸將可以持續成為新興市場領頭羊,扮演開發中國家的領導人與發言人。 推動「中國製造2025規劃」具有相當大的野心目標,藉由「三步走」策略,把中國大陸帶向引領世界體系之列:第一步:用十年時間,邁入製造強國行列。第二步:到2035年,大陸製造業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準。第三步:在大陸建國一百年時,製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,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,製造業主要領域具有創新引領能力和明顯競爭優勢,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。 一旦中國大陸依循國家戰略發展方向前進,而台灣持續受制於政治意識形態而停滯不前,將使得兩岸差距持續擴大,兩岸間的經貿產業關係恐將從合作走向競爭,再從競爭走向擺脫在後,進而可能失去所有利基。從國際經貿發展經驗來看,如果中國大陸真正成為全球政經強權,而台灣仍然持續排斥與其正常交往,這將是違反國際政治規則而讓台灣深陷於發展困境。 三、結語 兩岸近期最重要的發展莫過於11月所舉行的「馬習會」,這是兩岸分治66年來最關鍵性的一刻。「馬習會」的價值在於總結過去七年多來的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,也為日後兩岸交流與互動制度化奠定基礎。 兩岸的和平與穩定是兩岸經濟產業交流基礎,而其中彼此間的互信更是未來經濟交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面對中國大陸經濟崛起、產業快速發展,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台商感到的威脅最為強烈。台商的特質包括靈活的產業佈局、創新的發展能力,但是最為缺乏的就是雄厚的資本作為後盾。 「馬習會」雖深具歷史與政治意涵,但是卻可以是讓兩岸經濟與產業更深化合作的「引藥」。兩岸政府應了解與體會「合則多贏,分則雙輸」的結果,共同探討與構思產業合作的策略。 兩岸經貿關係密切,尤其是在貿易層面,自2004年開始,中國大陸超過美國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,而自我國開放對大陸投資以來,基於文化、語言與地緣要素,中國大陸已成為我國台商對外投資的主要市場之一。除了在2010年因ECFA簽署而貿易量大增外,近五年兩岸貿易的成長並未如2002-2006年時快速。原因在於,中國大陸的產業發展與經濟崛起,台商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,也因此,兩岸在產業結構型態上有其相似性,但由於中國大陸的快速崛起,兩岸產業已漸從過去的互補轉為競爭。當大陸產業環境的利基對台商已漸轉為競爭的狀況下,我政府應從全球產業價值鏈的角度,協助台商持續經營大陸市場,並尋找與陸企合作的機會,共同前進第三第市場,為兩岸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創造條件。 現階段的「貿易」已不是單純的商品或服務的本身,自由貿易協定的標準或門檻,已提高至「自由及公平貿易」;台灣應在全球價值鏈中,參與以經濟利益結合為基礎的各種FTA,提升本身競爭優勢,乘勢掌握全球價值鏈才能拓展經貿版圖。也因此,兩岸間的「經濟合作協議」更形重要,而為了讓兩岸產業價值鏈能夠與亞太區域及全球連結,兩岸有必要相互合作、共同(或先後)參與TPP及RCEP等區域經濟整合機制。 整體而言,無論是面對兩岸產業競合、兩岸企業投資與併購,或者是兩岸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等,對台灣而言,最有利的作為便是以「互利共贏」的思維來推動所有計畫與工作,避免與中國大陸競爭及交惡,才是維護台商與台灣經濟命脈的最佳策略。 (來源/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704期) 【中央網路報】
新聞來源https://t台北市現金貸款w.news.yahoo.com/本報特如何協商卡債稿-互利共贏-提升兩岸經貿合作-022500328.html
- 民間信貸房貸轉銀行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 台東汽車貸款管道
- 房屋信用貸款詐騙任何問題免費諮詢 信用貸款房子買賣貸款全省皆可處理 重劃區地圖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信貸借款
- 新北市代書貸款 汽車貸款計算 房貸信貸土地信用貸款利率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
- 桃園市汽車貸款周轉 更生 信用貸款房貸銀行信貸年息銀行汽車貸款條件臨時汽車貸款
- 個人信貸桃園信貸年息 貸款率利試算表下載信貸年息 信貸新北新莊信貸房貸新竹尖石房貸
留言列表